传承红色薪火 赋能乡村振兴

admin 4293 2025-06-30


为探索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当代乡村发展中的现实路径,推动“文化+设计”在基层场域的有效转化,2025年6月29日,“红脉乡传·古韵新生”实践队走进广东省潮州市鹳巢四村,围绕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非遗建筑的价值转译和文创产品的方向定位,展开了一系列调研、走访、座谈活动,力求在实践中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重驱动


一:实地走访红色遗址:梳理历史脉络,构建文化地图

活动首日,实践队成员抵达鹳巢四村革命烈士纪念碑,集体肃立致敬、默哀缅怀。在庄严氛围中,成员们开启了红色资源系统梳理工作,围绕鹳巢教育促进会的发起、潮州“七日红”支援、1927年“劫火车军火案”等重大事件,开展资料搜集与口述记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多个事件相关遗址地理位置偏僻,部分已不在常规地图上标注,保存状况也存在不确定性。


为解决信息割裂问题,团队实地踏勘了分布于鹳巢四村的38处古祠堂与相关遗址,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初步标注与比对,为后续绘制“鹳巢红色文化地理分布图”打下基础。此项工作不仅旨在还原红色记忆,更为未来打造“红色文化+空间导览+互动文旅”的传播模式提供了空间支持。


二:深入基层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展开跨专业研讨

在初步完成红色脉络梳理之后,为进一步理解红色文化在当代村庄治理中的现实作用,团队成员走进鹳巢四村党群服务中心,化身基层治理参与者,协助开展档案整理、资料分类等基层事务,以实践参与的方式深入日常治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团队在中国共产党鹳巢四村委员会组织召开“红色文化与文创设计转化”研讨会,围绕鹳巢四村品牌提升、红色文化空间活化、非遗建筑再利用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结合鹳巢红色文化、非遗古建、本地农业三重文化资产,队员们提出将红色记忆与产品开发结合,通过“地方记忆影像志”“沉浸式文旅打卡点”等概念,推动文化内容从“静态展陈”走向“创意消费”。



三:探索文化共生路径:走访四村,深化在地认知


为更全面掌握红色文化的真实载体和在地形态,团队随后踏访鹳巢四村,通过“图纸+地图+对话”的方式逐一比对红色事件地理信息,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获取第一手口述史料。1927年“劫火车军火案”的细节在多位村民的回忆中逐渐清晰,现场的火车站遗址也被重新定位。此外,队员们还就部分保存状况较差的红色遗迹拍摄图像资料,为未来可能的修复与数字重建积累素材。


此次深度走村入户不仅强化了我们对地方文化的理解,也促使队员重新思考如何将专业能力真正转化为现实助力——不只是“记录者”,而是“内容激活者”和“文化连接者”。

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初步梳理了鹳巢四村主要红色文化资源节点及空间分布,记录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口述与图像信息,挖掘出多个具有叙事潜力的文化内容模块。基于此,团队将在后续产出鹳巢红色文化分布地图、地方记忆影像、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等成果。


实践仍在继续。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工作不是短暂的“造访”,而是在一次次走访、倾听与构思中,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文化动能。






上一篇:农行广州三元里支行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
下一篇:湾区盛会 蜜香鹏城 紫金蝉茶打造茶桌上的“中国名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