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水脉绿盾”实践团赴广东省开展社会实践

admin 4646 2025-09-18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水脉绿盾”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汕头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以“对话专业力量、深耕水质调研、守护红树林生态”为核心,联动粤东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办公室、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澄海分局两大政府部门,通过访谈监察卫士、参观展馆、测沟渠水质、探红树林、助垃圾清理等方式深化实践认知,为粤东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注入青春动能。



对话“监察卫士”,筑牢理论基础。实践团队来到了广东省粤东环境保护监控中心,与粤东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办公室主任杨中浦等人开展座谈会,了解粤东办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工作任务、流程和手段;聚焦实践任务,了解粤东地区大江大河水质情况以及红树林治理难题。从黑臭水体治理的亮眼成果,到产业转型、设施不完善的现存难题,再到科技赋能监察的未来蓝图,实践团通过这场座谈会摸清了粤东生态 “家底”,为后续调研考察筑牢了认知根基。


深耕水质调研,采集一手数据。为精准掌握汕头市澄海区沟渠水质现状,深入剖析污染成因,在粤东办主任杨中浦先生的带领下,实践团携带专业检测工具,奔赴澄海区开展重点排渠水质专项调研工作。实践团在 8 个重点点位(中排渠、北支渠等)展开水质调研,使用取水器和快检包现场检测沟渠水质,记录估读的水样本的COD和氨氮含量数值;取得8个地点的水质样本送往广东省粤东环境保护监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测。

调研中,团队成员意外发现某工厂疑似偷排污水。在专员办的专业指导下,队员立即取样检测保留证据、记录偷排时间与位置、送检专业实验室,为环保执法提供关键支撑。使用快检包检测的结果显示,此工业废水的COD含量严重超标,严重危害沟渠水质。实践团用躬身实践为粤东的环保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科技赋能,守护红树林生态。实践团来到韩江口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在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澄海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林广清的带领下,学习红树林生态知识,深入红树林考察其生长环境,并借助无人机技术观测红树林生长状况;使用无人机在空中精准定位红树林中的海洋垃圾分布,助力环保人员高效清理。

探馆研学,理论实践共提升。为系统梳理潮汕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脉络,进一步巩固前期实地调研成果,实践团前往汕头博物馆开展专题探馆学习活动。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下,实践团重点学习了潮汕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珍稀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同时,通过馆内陈列的自然资源调研成果展,实践团对潮汕地区风力、水力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新的可能。


建言献策,凝聚青春环保力量。为将实践所得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方案,实践团在系统梳理前期水质调研、红树林考察、座谈访谈等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红树林保护与水质治理两大核心议题,撰写并向粤东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办公室提交《粤东红树林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初步建议》。这份建议是实践团将青春智慧融入地方生态治理的生动体现,旨在为粤东地区红树林生态守护与水环境持续改善贡献青年视角与切实力量。




作为大学生扎根粤东生态保护一线的践行者,“水脉绿盾”实践团搭建起专业监察学习、实地调研检测与生态守护行动的实践桥梁,为探索粤东地区水环境治理、红树林保护的有效路径注入青春动能。未来,团队将持续梳理调研数据、深化实践成果,将水质治理建议、红树林保护知识转化为更具影响力的行动力量,唤起更多社会群体关注粤东生态、参与环保实践,共同绘就粤东大地碧水映红树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上一篇:天河科普月“整新活”:南狮搭档机器人开场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